Monday, January 26, 2009

文匯報1月25日《つづく,李香蘭》的訪問

可直接瀏覽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1/25/OT0901250008.htm

Sunday, January 25, 2009

《つづく,李香蘭》的三世書-前世篇3




「一旦他陶醉於他以為平庸凡俗而夏爾丹(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大書特書的東西,一旦他神往於他原先覺得索然無味夏爾丹却令其生意盎然的生活,一旦他神馳他原本視而不見實則本身即是偉大藝術的大自然,我就要問他一句:「現在你還覺得不快樂嗎?」」

摘自Alain de Botton《擁抱逝水年華》


當我和編劇Freddy構思《暗示》時,雖然是一個媽姐的故事,但這個角色總需要和一些「對手」交流,才可顯出她的性格。因此,在我腦海中,幻想了一個場景:

一個黃昏,位於馬場附近的一座唐樓單位,一個媽姐穿著著白色的唐裝衫,站在騎樓外幫主人曬衣。因為這幾天都十分炎熱,衫也洗得特別多。當她非常努力將一桿又一桿的衣服伸出去曬時,她看到在對街的街角處,有一個穿著白色短袖衫男人,坐在一張木接椅上,他正凝神貫注地聽著一個穿得很少衫的女人說話,並將她的話寫在白色的信紙上;那女人有時會用她那畫得過份誇張的眼圈望向男人,而男人卻一直不敢望她,只望著信紙。這個情景,樓上的馬姐全看在眼內,這時放在大廳上的收音機播放著南洋音樂,媽姐拿起一件屬於主人的夏威夷裇,隨著音樂,竟跳了幾個舞步來。

從那時開始,媽姐的故事便有了第二個人物-寫信佬,上次演出他是沒有名字的,而在今次的演出中,他名叫-馬少奇。


* 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 - 夏爾丹是法國最傑出的靜物及風俗畫家。簡單、嚴謹和自然是他的靜物畫的風格,題材多為極簡單的東西,如廚房用具、蔬菜、獵物、盛在籃中的水果、魚等,而其特出之處在厚塗的技法和堅實的色彩,藉著纖細的筆觸,以及暈塗、無光澤色的巧妙運用,而產生相當深沈的調子,它們在視覺上有一種理直氣壯的誠摯,而忠實於表現真實的景象。他的風俗畫多為小件作品,畫中產階級家庭中小人物簡單的日常生活,既無感傷也不造作。夏丹的畫大部分取自室內景物和中產階級家庭,並作沉靜寫實的描寫,與當時的繪畫主流背道而馳。(資料來自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chardin/chardin.htm)

(上圖為Chardin的作品)

Friday, January 23, 2009

波兒的異想




當看到海之女皇來到早已充滿水的老人院,與宗介的母親走到一邊談話時,直到那一刻,我終於從波兒一大堆得意又天真的動作中,在那奇形怪狀的海洋生物中,找出一絲我對《崖上的波兒》的註腳。

那個畫面極像兩個小朋友做錯事,而兩位家長在課室外討論如何「善後」的情形。

如果按這樣的推理,其實《崖上的波兒》可以看作是一套5歲版的《14歲的媽媽》。或許說得有點誇張,但說實在,我看現在很多小孩子的成長路上,對比起自己生活的年代,我覺得他們比起從前的小孩子聰明多了,尤其在吸收事物的認知和表達自己的感覺時,從前可能要6-7歲才有那些能力,現在很多2-3歲的小朋友已經懂得,並且會做很多動作和說話來吸引你的注意。

所以,絕對有可能5歲就開始談戀愛。

或許,《崖上的波兒》可以看作是宮崎駿寫給大家的一個有關「人類情感的進化寓言」。

(上圖攝於香港,2008)

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つづく,李香蘭》的三世書-前世篇2




「強權做不到的。是文化的力量,將無意義的碎片組成有意義的拼圖。藝術,或文學,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個人和群體之不同──任何藝術表達都是個人創造力的舒張和個人能量的釋放,另一方面它卻又把孤立的個人結合成群體。」

摘自龍應台《文化是什麼?》一文


2003年,因為一次機會自己到日本黑帳幕劇團作交流,某天,和劇團導演佐藤信先生對談時,他提到藝術工作者應該像「refugee」一樣,遊走於不同地方,再從生活體驗裏「提煉」出屬於自己的作品。那時,我一直記着這段說話。回到香港,我將「refugee」的概念轉變成「浪人」這個稱呼,為自己訂下『劇場浪人』的身份,並為「浪人劇場」寫了以下的說話:

「日本人所指的『浪人』-原為古時失去了封祿,而被迫離開了主家去到處流浪的日本武士。他們手持武士刀,遊走於大街小巷,為百姓抱打不平,喜結志同道合之友,但同時又會隱山修煉,提昇自己的劍術造詣。

劇場內亦有一些人,他們走出主流,流落民間,聆聽著世間的聲音,運用圓熟的舞台技巧,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呈現出來。浪人劇場便是希望聚集這些「劇場浪人」,在這個靈光消逝的時代中,利用他們的「劍」,在劇場中勾勒出世界仍然存在的真和美。」

之後,浪人劇場主要製作了兩個作品,一個是一個關於媽姐的故事-《暗示》,另一個則是改編自舒巷城先生的《鯉魚門的霧》,兩個作品都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開始發展的。雖然,兩個作品都呈現到自己所關心的人和事,但原來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問題。

其實,「劍」在那裡?

最近一個遇然的機會,我去了淺水灣酒店。

從來我都沒有去過淺水灣酒店,但因為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我對這個地方一直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只要你踏上那白色而寬闊的雲石台階,那裡的一磚一瓦一景或會勾起種種的記憶和幻想,無數的「傳奇」將不停湧出來。而在其中一堵牆下,或許會發現范柳原和白流蘇相遇的痕跡。

然而,當我走入去,發覺那裡雖然保留著那白色而寬闊的雲石台階,外觀和我以前看過的相片分別不大,但感覺周圍的空氣卻像靜止一樣,更找不到那幅別具意義的牆。再走上二樓,步入中庭,在一個別具古雅的花園內竟然見到一間超級市場的名字,隔鄰是一間旅遊精品店,再上一層則有一間專為兒童而設的小畫室-原來,那間范柳原和白流蘇曾住過的酒店早已經變成一個「商務式住宅附屬商場的酒店」,那時,我想起平時教書當自己極度投入時,一班同學會叫我:「返黎呀,返黎呀,老師。」,一切一切都只是自己「諗多左」?

回到家裡,從書櫃裡取出《傾城之戀》,再次翻開了那一頁:

「……橋這一邊是一堵灰磚砌成的牆壁,攔住了這邊的山,柳原靠在牆上,流蘇也靠在牆上,一眼看上去,那堵牆極高極高,望不見邊,牆是冷而粗糙,死的顏色。她的臉,托在牆上,反襯著,也變了樣-紅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張臉。柳原看著她道:「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土丹」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重看張愛玲的文字,猶如舞台上的大光燈一樣,好能將塵世間平平無奇的一堵牆,照耀得閃閃發光-令那幅牆擁有自己的價值。根據本雅明的說法是,她令它找出一種「靈光」(Aura),一種獨一無二的感覺,而那樣,世人才懂得珍惜。

原來,「劍」在這裡。




(上圖: 《つづく,李香蘭》另一個海報設計草圖。)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つづく,李香蘭》的三世書-前世篇1


「美總是由意外而發生,它是在既存習慣與行將習慣的交接點上突如其來地跌跤。它離開正途,惹人厭惡,而且還造成恐慌。當新的習慣接手之後,意外就不再意外了。它將變成經典之作,而失去驚世駭俗的美德。因此,一件作品沒辦法被世人完全了解,最多只能為世人接受。」

摘自尚.高克多《陌生人日記》

2006年,因為身邊的一位曾經做過媽姐的親戚,創作了唐若冰這個角色,之後,就有了《暗示》這個演出,隨著演出才有浪人劇場(這個博客也是從那時開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當時的演出的英文名)。之後兩年,自己不經不覺胡裡胡塗地又做著不同的事情,但在事情與事情的空隙之間,「她」的身影總會在不期然在自己身邊經過,要我不要忘記「她」。

是什麼令我忘不了一個角色?

坦白說,那個演出當時完結之後,自己是帶著很多很多的問號而完結的。它雖然蘊藏強大且濃烈的意識和風格,其實它只是自己踏上創作路上的一個「胚胎」-有很多東西都急於呈現而未有找到確切的依找據,像小孩任意的畫紙上塗鴉罷了。但因為有了這個「胚胎」,之後的創作像要為自己找到更多的出路。

所以,這兩年間如果有閒人追著(或從後跟縱)本人的創作路,會發覺它們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某些東西是一代又一代的承傳,有些則變成如工廠製作般的流水帳,有些則更是從一個小小的試驗開始,跳進一個更大的實驗室中,創造一隻不敢想像的怪物,…….。

繁此種種,最終目的只有一個,製作一個每一秒每一個空間都具有「價值」的演出。


(上圖:《つづく,李香蘭》的海報設計草圖)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つづく,李香蘭》




《つづく,李香蘭》
你完美得不像是真的―

「如果我可以―」


當馬少奇重遇唐若冰,她仍像她的名字―若冰,晶瑩如玉,完美得叫人不敢直望;因此,他決定為她做一件未完成的事。


「曾經我認為―」


女人用她雪白的手拿起照片,又再想起嫲嫲的話:「只有在戰爭的時候,男人才願意永遠跟女人在一起。」然後,她拿起桌上那剛點過煙的火機,將相片燒掉。

「其實我應該―」


在卡拉OK房間內,從壞女孩暴風女神少女心事到只願一生愛一人一大堆八十年代的情歌裡,一個男人向馬少奇說出他的心底話。


當這三個人走在一起,一個早已塵封的名字─李香蘭,在一片炮火聲中在水銀燈影下在張學友的歌聲裡,重新被「發掘」出來,而她的美貌她的聲音她的身世,竟與這個華麗得叫人窒息的城市不謀而合。由此,一個「花樣傳奇」又開始了。

「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動。」


忘記告訴你,當閣下童年時看卡通片,每次播放到最後,畫面的右下角總會出現「つづく」,你以為是「完結」的意思,其實解作「待續」。


編劇、導演及舞台設計:譚孔文 
聯合編劇及演員:王敏豪
演員:何文蔚 何敏儀
歌者:石卉亭@smm music group
服裝及造型設計:何珮姗
燈光設計:林振傑
音響設計:許肇麟
錄像設計:吳小肥
監製:林碧芝*
執行監製:鄧耀銘
* 蒙新域劇團批准參與是次製作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2009年2月27至28日 (星期五至六)晚上8時
2009年2月28日至3月1日 (星期六至日) 下午3時
票價:$120-
粵語演出

Tuesday, January 06, 2009

大澳好景




一年去幾次,次次總有點不同,這裡可算是香港最後一片淨土,希望要好好的保存和發展。
(上圖攝於大澳,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