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04, 2011

星期五留言(8)





轉眼間,《上海風流》巡迴演出已經去到尾聲,星期日下午三點在沙田大會堂對出空地作總結演出。除了有一貫精采的音樂劇場外,更有文字工作坊的學員參與演出。這次計劃自己負責的這個工作坊,學員們都認真參與,以不同的文字意象將大家對上海人的印象寫下來,有不為人知的,也有令人會心微笑的,結集起來,倒到將上海人在香港的點滴記下,令人欣慰。大家有時間也來湊湊熱鬧吧。

經常都有人像專家的口吻說:「文字已死」、「圖像影音已經令文字沒落」。但只要仔細看看身邊的面書、微博、what app等文字溝通的方式相繼崛起,「爆chok潮霸氣」等新字不斷湧現,火星文在網上橫行,世界不停在轉而文字也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不斷變換自己的「軀殼」,甚至變成一個巨大的「容器」,裝載著越來越複雜的人的情感。

如果圖象真的變了主導,那會不會如小時候讀社會科的書中原始人要在山洞的畫壁畫溝通,但未來的人則用ipad而已。

文字如果真的死去,也是人類創意滅亡的時候。


(攝影: PAUL CHAN)

劇場浪人
4/11/2011

Friday, October 28, 2011

星期五留言(7)

《那些年》這星期開始如感染極高的病毒隨著秋風在不同的媒體出現,真的有點招架不住,我有同學在上課時更高呼「我唔會睇呢d戲架!」望望他扯高氣昂,眼神兇巴巴的樣子,令我想起戲中的柯騰,那個模樣,很青春。

電影中很多場面都拍得令人感動,也有不少人談論過,但有一個「行為」卻令我很欣賞導演對生活的洞察力,就是沈佳宜用原子筆「篤」柯騰的背脊,這行為將戲中的曖昧情懷有了最合適的表現(表演)及發展,最終變成一個難以忘掉的印記-就是片中開首的那件背脊上充滿原子筆痕的白襯衫,試想想沈曾經向柯「篤」多少次,而柯最後卻一直也保留著那件衫,哇,想想也不得了。(這情景也令我想起《斷背山》的最後一場。)也是這一個行為,令這部看似是尋常的青春片多了一份詩意。

如果這部片有bollywood版的話,去到「篤背脊」這一場時,應該有一堆少男少女湧出來,隨著oldies音樂,少女向少男如摩斯密碼般「篤」出愛火!(針灸?)
亂想完畢。

星期二看《情場摩西》,與《那些年》一樣,都是訴說(回望)一段難以忘懷的青春往事,導演在謝幕時笑說是次演出其實是對主角的一次「戲劇治療」,而編劇又說,這是為一個「值得出賣」朋友而寫的劇本,而如果裡面有令人共鳴的話,無論如何也是值得分享呢。今晚、明日下午晚上仲有三場,值得支持。

戲中有一場,說「對生命滿有熱血的理想及對情感有異於常人的偏執」的男主角淪為的士司機,巧遇一位剛從澳洲回來的好友,整場戲都在的士車廂內,二人幾乎背台,觀眾只靠一塊疑似擋風玻璃,朦朦朧朧地看到二人的模樣,有趣的是,當二人不停回憶大家的青春往事時,從擋風玻璃中只看到二張不斷扭曲的臉,有點虛幻,更見無奈,當好友離去,只剩下男主角孤獨地坐在車內,內心的孤寂爬昇至頂點,我認為,他應該將的士一直由九龍塘駛去龍翔道再入清水灣道去到西貢並以時速二百米衝出大海,當他以為會從此沉落到黑色的海水內,以這樣的方式向荒謬的現實報復,但更荒謬的現實出現了-海卻分成兩邊,他只是墮進海底 ,沒有被海水淹死......ohshit!,因為他叫「情場摩西」!死也不可以跳海啊。他下車,站在西貢的海底中心,望著兩邊海的高牆,為自己高唱《血染的風采》。

今天亂想完畢,下星期繼續。

劇場浪人
28/10/2011

Friday, October 21, 2011

星期五留言(6)

這個星期開始一星期有兩天到澳門工作,這幾年澳門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令人感慶幸的事,有些地方仍然可以保持原貌-一種寧靜,像在新馬路從廣場至十六蒲的一段,一頭一尾分別已被自由行及賭客團團圍住,但中間的一段,馬路兩旁仍然是昏暗的街燈,賣金賣手信賣海味的鋪頭及賓館的陳設仍然停留在六十年前,一切都沒有什麼改變,這裡彷彿被凝住在某一個時空,如果繼續流連的話,真的如《情迷午夜巴黎》一樣,一部福士的甲蟲從在轉角處駛出,車門打開有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走出來迎接你去一個如夢的世界。

作為書蟲,澳門還有一個好去處,就是到新馬路廣場內的二樓書店「邊度有書」,這裡簡直是像「沙漠中的綠州」,在超繁忙勁多人的廣場中有一處容身之所,書店裡的陳設簡單,書架全貼在牆,中間沒有高高的書架,感覺開揚,近窗的位置放了一張小梳化,前面茶几上有一些蓋印,顧客可以買書後蓋下,充滿自由的氣息。

如果我識整app,我想整一個叫「我好驚!」的app。版面是曾先生站在新的大樓內,之後玩者可以不斷掉東西如香蕉雞蛋鞋氣球出去(可2play及4paly更佳)而曾先生則一路避一路叫「我好驚!」「我好驚!」「我好驚!」「我好驚!」「我好驚!」整個設計的重點是要表現出當曾先避過玩者的物件,他需要流露出一個令人更想再掉東西的「得戚樣」,以繼續刺激玩家的神經。有沒有朋友可以幫我整?我可以唔收版權費的。

貪婪讓人團結。這星期看到「佔領華爾街」的新聞,腦中就想起這幾個字。

劇場浪人
14/10/2011

Friday, October 14, 2011

星期五留言(5)

文字重覆與累贅,也是可以是一種性格,更可能是一種節奏。至於打錯字,就當是有口吃吧,但也是一種真實,因為這是本人的地盤,同埋又冇收校對及編輯費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多體諒。繼續。

再談舞台風暴。有一位朋友說是劉守正。只要他在台上就好想看他。唔-我想起一件事,十多年前,當他仍在演藝學院的時候,演畢業作《血婚》,故事已忘記得一乾二淨,但直到現在自己仍不時記起有一場戲,他飾演一個月亮(?),全身披上銀色的衣服,連臉色也成銀色(神奇4俠之銀魔現身?)然後好慢好慢從戲劇院的舞台左方走向台中,雙手徐徐舉起唸起台詞,到現在回想那一刻,自己都非常相信台上是一個月亮向我說話,而不是一個演員!

最近一次是在《孔雀男與榴槤女》的最後一幕,他演一個老人,當眾演員在台上穿梭,他站在台的中後方,慢慢地說話,聲音及身體的狀態卻慢慢變回年青的模樣,即使舞台意象不斷轉變,他猶如「風眼」-從身體上作出極微小的變化卻因為他極專注的展示得到無限的放大,如狂風般直達觀眾的內心,我相信這就是我經歷過的「舞台風暴」。

所以,一個演員如何可以將自己控制得越細緻,就越能夠在台上發亮,而他的藝術生命就越持久。

劇場浪人
14/10/2011

Thursday, October 06, 2011

星期五留言(4)



生活與劇場。《星期五留言》是一個行為,但為什麼要寫?我寫的和你寫的和大家寫的有什麼分別?在跑步時這個問題一直腦內轉,有點冥想的狀態,當轉到第十個圈時,有一句說話跳了出來,是一位前輩曾經向我說:「每一個人看東西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你是用劇場的方式思考的。」然之後他點著煙施施然離去,只留下一團呈「問號」的煙霧,而煙霧似乎至今一直不散(我懷是那些二手煙已積入腦內!),用劇場思考即是什麼?我只知道,這一定不會是令人一朝發達和成名的思考模式,卻是自己一直摸索的生活模式。所以,自己寫下的,看的人應該了解為一個腦內「裝住個劇場」的人應該是如何思考的-可能你會看到幾時有follow spot, 那段是black out, 與及幾時是intermission。

最近星期日早上多了一個節目,就是看動畫《玻璃面具》,故事圍繞主角北島真夜如何在舞台上成為真正演員的故事。吸引我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她被稱為「舞台風暴」-即一出場就「掛波」,她的「光芒」令其他演員也企不穩,招架不住!此外每一次她都向表演的難度挑戰:如在台上只有一個人卻要幻想有很多人、在台上表演成一個一動不動的一個洋娃娃、一人分飾兩場卻要在兩個場面不斷穿插等等,據聞漫畫由七十年代起畫了三十年也尚未完結。小朋友有很多都因為《足球小將》而成為足球員,不知又有沒有人曾經看過《玻璃面具》而希望成為演員?那麼,香港的舞台風暴又會是誰?大家有沒有意見?

最近被一把聲音震攝住。「它」讓我和他從未如此接近過。近一個月每日每處都有「辛亥革命」的紀念特輯,在電視、電影、舞台、大街、商場等等被不同的孫中山的不同形象包圍,有年輕的有中年的有溫文的有激昂的有雄辯滔滔的有blinkblink眼神的甚至會唱歌劇的形形式式百花齊放卻看得人眼花撩亂。然後,有一天難得坐在家中,電視機開始播出的《鏗鏘集》又是以「辛亥革命」做主題時,手指二話不說準備按下「off」掣,卻響起一把中年人的聲音,而字幕打出是孫中山在1923年的演講錄音,當時想「是孫中山的聲音嗎?」那一刻被凝住了。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hkcc&d=2011-10-02&p=858&e=154635&m=episode
之後到網上聽了那段聲音多次,竟然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因為,除了孫中山講廣東話外,原來「佢仲有口音!」,更是自己家鄉的順德石崎口音(其實孫中山是廣東中山人大家都知道,但我卻從未將他有口音這個概念有想過。),於是他忽然成為我鄉下的鄰居,成為鄉下的世叔伯,坐在河邊的樹下,與一班小朋友講起自己的革命理想。

這種不修飾的錄音,比起字正腔圓,及那些過份喧囂的演譯,似乎更接近事物的「真實」與及帶來更多的「幻想」。

上圖的粉紅狗是今年浪人劇場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上海風流》的吉祥物,大家想與牠拍照的話本星期仲有四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劇場浪人
6/10/2011

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星期五留言(3)

開始寫得有點不拘小節了。

看《Pina》,原本的心是想看看導演溫達斯如何整理Pina的作品成為電影,但看過的人已紛紛表示如何心碎而逃或媽媽叉叉走出劇院,情況似乎有點嚇人,更有人說你就當係「grearest hits」啦(即係點?有冇點唱?)。於是本人調整至抱著吃「明將壽司」的心態進入-誠然,導演真的太倒霉,臨開拍靈魂人物卻歸天,我懷疑導演曾和Pina溝通過如何拍:將她的舞蹈放入城市、街道、大自然,但這些概念都因主帥離去而現在拍出來卻變成記念特輯,真的非戰之罪。
(我甚至幻想過一個情景,溫在後台的休息地方捉住正在抽她排練完事後煙,
溫: (德語,識o既自己翻譯)過兩日就拍 ,剩係有地方,你諗住點?
P: (德語,抽煙,淡定)諗緊。
溫: (少少緊張,但看不到,因為佢都係大師)諗緊?
P: 唔。我要去到個場,再FEEL下。
二人無語。煙在休息間纏繞著)
於是,最有看頭的反而重拍幾個Pina的經典舞碼:《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交際場》及《月滿》,在3D的技術下,呈現了2D電影沒有的景深及立體感,令本身已經是3D的劇場真的可以「再現」(這本身就是電影和劇場最大的分別),現在,3D錄像記錄已儼如現場演出,因此將來劇場的錄像記錄相信會隨3D的技術越來越普及,到時大家可安在家中一手汽水一手薯片看劇場演出的時代將會不久降臨-連以為不可複製的藝術也可被複製,真的要問問本雅明,「靈光」,你還在嗎?

電影努力呈現立體成為3D是電影的進步,有劇團卻努力將劇場變成真人電影,這又代表什麼?之前看智利的電影劇團的《黑暗中有光》就是利用電影元素結合出來的劇場作品,幾年前看他們的《天地一孤雛》,利用幾塊masking、小小的旋轉舞台與及簡單的舞台技術卻呈現出極具詩意的效果,但今次有更多的技術支援及電影感但反而沒有了之前的震撼。不過,一直看時也算留心,因為文本實在太出色了。回家搜尋原作者叫巴瑞科是意大利人,他的其中一個劇本也改編成電影叫-《The legend of 1900》,噢,那是本人觀影生涯其中一套十分十分重要的電影。

因為《桃姐》,大家開始想起媽姐,又想起《暗示》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2678768&extra=&page=1
又又,在《Pina》中Pina Bauach曾經講過:「有些事當不能用任何言語表達出來的時候,就只有暗示。」在戲院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差點從椅上滑下來。

有人話,天文台冇左林超英就唔多可靠,經過星期四的風,似乎又有d道理噃。

劇場浪人
23/9/2011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星期五留言(2)

當我寄出上星期的留言時,曾問自己,這個名字吸引嗎?(哇!你沒有認真考慮嗎?)會有人留意嗎?(哇哇!你做之前沒有想這個point?)有沒有再「爆」一點的名字呢?(哇哇哇!不是一早想好的嗎?)有人說是不如寫成「流」不是「留」-「流言」-即沒有說過的話,好似好得意咁,最後還是否決了。其實,寫這些留言,本人有個小小的目標-就是希望打字打快些!訓練自己在有限的時間打最多的字!真的,我知道有些blogger,他們差不多每小時都會上網及用電腦工作,所以一有時間就會update自己的blog,可以打很多字在blog內,尤其是現在facebook更流行,大家就更不停地將一個個「字」,有意思的沒意思的一時興奮心思熟慮一個個倒入「網海」;你們沒有發覺現在一大班朋友吃飯等上菜的時候,大家都沒有說話,而是看著自己的facebook嗎?(可能大家在對面,卻需要用facebook溝通才開心)

有不少人問我,為什麼不開facebook,基本上除了劇團需要外,自己是沒有的,沒有是因為暫時好似睇落應該未有需要。(這個答案好像有點牽強……,再想想)

創作的時候,通常有一個習慣,就是會翻翻自己買左但有一段時間都沒有看的書,找找靈感,那天讀著陳智德的《抗世詩話》,他說在寂靜的時候總會想起Erik Satie的音樂,隨即打上youtube搜尋,發覺不少電視劇也喜愛用他的音樂作為配樂,再看一些資料,oh,他原來是二十世紀初的巴黎人(比上星期說的Cole Porter更早),估不到他的音樂可以穿越一個世紀仍然不過時,(有熟悉音樂的朋友向我說,其實巴哈有些音樂都可以很in的。),究竟音樂家在當時感受到什麼而創作出這些調子呢?我很想知道。

上星期演出完結之後,和學生一起慶功,提及早前一單法庭新聞,據說一女子因大病多月未好,而信任一位風水師進行「另類治療」,進而發生了一大串不尋常的「關係糾紛」,當大家都不住討論相方看法時,我腦海忽然想起四個字,這件事其實也可算是一宗「醫療事故」嗎?一個人在醫療期間有人用錯誤的方法處理,不是「醫療事故」是什麼?(眾人想笑但好像又不好笑的笑話出現了。)

過去半年不斷的工作和工作,這個星期開始真正的休息下來,教教書,為之後的事做準備,像在船上修補魚網的老漁夫,為迎接下一次捕魚做預備。

劇場浪人
23/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