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場 22 專訪
這是一個有關浪人劇場及是次演出的專訪,內容提到一些事情是blog沒有提到的,有興趣一聽。
在這裡,住了一個劇場浪人,他喜歡寫字,影相,繪畫,但他最喜歡大家來看浪人劇場的演出。
「我們沒有突然驚跳的大動作,我們的動作有點像大海:海浪在海面上的動作比在海面下更明顯,但它實際在海裡的運動卻決不稍減。這個學校有點兒在海底下的味道。」
摘自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詩意的身體》
劇場就是劍。
「浪人」原指古時日本失去了封祿,而被迫離開了主家去到處流浪的武士。他們手持武士刀,遊走於大街小巷,為百姓抱打不平,喜結志同道合之友,但同時又會隱山修煉,提昇自己的造藝。
我相信,劇場內亦有一些人,他們走出主流,流落民間,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在舞台上呈現出來,亦會在演出中尋找樂趣。我會稱這些人為「劇場浪人」。
而「浪」,在中國字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海浪」;浪有時高有時低,起伏不定,比作一個演出中,觀眾會亦隨劇情的起伏,時而驚訝、佩服、痛苦、期待、歡樂等等,情形如置身於大海一樣。而浪的第二個意思就是「流浪」;藝術家只有「流浪」,才可發掘創作靈感,為每一個演出尋找其意義。因此,「浪人劇場」便是希望聚集一班「劇場浪人」,製作具有強烈生活感受的演出,使觀眾浮沉在「戲海」之中,感受戲中人(或觀眾)的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生活形態。於是,劇場就像我們的「劍」,勾勒出自己對世界的真和美。
(上圖攝於2006年5月23日,香港。)
當每一次創作開始的時候,腦中便有一堆又一堆的意象湧出來,但究竟哪一些意象適合,哪一些不適合?自己應如何選擇?有時,我會相信「緣份」,是「緣份」要我選上它們,使故事的內容得以延展。
真的,就如馬利亞納海溝,當初我只是想找一個意象,代表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的距離;怎料在一路搜集它的「底細」時,卻發現原來在1960年時,有兩個人曾經到達馬利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那正好吻合戲中人生活的年代。
即是說,媽姐也許在騎樓晒衫的一個下午,在收音機中聽過馬利亞納海溝這個名字。
你說,這不是緣份嗎?
浪人劇場 暗示